課程詳情2020-03-25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
【課程前言】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
“國學,在和它疏遠了幾十年之后還是回到了中國人的生活中、心靈里、血液間。在經史子集里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對于生命和世界多種多樣的理解,這種理解過去曾經支配著我們祖先的生活,現在也會影響甚至支配我們的生活。” ——北京大學 王博 教授

【招生對象】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適用于企業管理者、政府機關干部、國學愛好者。
【學習時間】
每月集中授課2-3天,周末上課。“經世學堂”總課時20天,“經典學堂”總課時24天
【項目特色】
“經世致用,經典傳承”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以“經世致用,經典傳承”為宗旨進行項目設計,創辦性的設立了“經世學堂”和“經典學堂”兩個篇章。
“經世學堂”著重于國學在現實生活、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拋開國學厚重的外衣,以有趣、實用的方式,讓學員輕松地走近國學,培養對國學的興趣。
“經典學堂”以經史子集為骨架,強調原汁原味讀國學經典。讓學員更深入的走近國學,提高國學素養。

【課程安排】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經世學堂”課程安排表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天數
|
老師
|
1
|
《周易》經典解讀
|
2
|
張其成
|
2
|
3
|
曾國藩的管理方略
|
1
|
待 定
|
4
|
儒家的修身與治世之道
|
2
|
待 定
|
5
|
6
|
《道德經》中的管理智慧
|
2
|
待 定
|
7
|
《禪與現代生活》
|
8
|
識人用人智慧-人物志現代解讀
|
2
|
待 定
|
9
|
10
|
法家智慧與權制之道
|
2
|
待 定
|
11
|
12
|
《增廣賢文》與處世之道
|
1
|
待 定
|
13
|
《弟子規》與立身之范
|
1
|
待 定
|
14
|
《黃帝內經》—中醫養生與生命密碼
|
1
|
待 定
|
15
|
《孫子兵法》與商業謀略
|
2
|
待 定
|
16
|
17
|
古典智慧與現代人生
|
1
|
任劍濤
|
18
|
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
|
1
|
吳言生
|
19
|
帝王之道---古今偉人的哲學智慧
|
2
|
陳兆杰
|
20
|
注:以上課程設置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小量調整,請以實際通知為準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經典學堂”課程安排表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天數
|
老師
|
1
|
《周易》經典解讀
|
2
|
張其成
|
2
|
3
|
國學概論--經典常談
|
1
|
待 定
|
4
|
《詩經》:樸素的歌聲
|
1
|
待 定
|
5
|
《論語》:仁者的教誨
|
2
|
待 定
|
6
|
7
|
《孝經》:人倫的至理
|
1
|
待 定
|
8
|
《孟子》:匡世的真言
|
2
|
待 定
|
9
|
10
|
《史記》:史家之絕唱
|
2
|
待 定
|
11
|
12
|
《戰國策》:游士之策謀
|
1
|
待 定
|
13
|
《資治通鑒》:帝王之明鏡
|
2
|
待 定
|
14
|
15
|
《老子》:南面之道術
|
2
|
待 定
|
16
|
17
|
《莊子》:齊物與逍遙
|
2
|
待 定
|
18
|
19
|
《荀子》:禮法之宗師
|
1
|
待 定
|
20
|
《韓非子》:法術之大成
|
1
|
待 定
|
21
|
《鬼谷子》:奇變之權謀
|
1
|
待 定
|
22
|
《六祖壇經》:中土之佛典
|
1
|
待 定
|
23
|
《楚辭》:南國之歌吟
|
1
|
待 定
|
24
|
明清小說:紛紜之世態
|
1
|
待 定
|
注:以上課程設置有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小量調整,請以實際通知為準
|
【課程體系】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經世學堂——國學應用之道
國學如果只是書架上的一本本典籍,只是一條條之乎者也的理論,它就無法傳承千年而經久不衰。國學對于個人安身立命,對于家庭幸福和諧,對于企業決戰商海都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時代華商國學智慧研修班“經世學堂”重在國學應用之道,經世致用,用國學指導現實生活。
課程
|
主要內容及學習收獲
|
古典智慧與現代人生
|
剖析國學的含義,闡發國學的核心價值,探討國學對現代人的意義。通過對比每個流派所反映出來的政治意義、價值觀與人生態度等,從而參悟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啟示現代企業管理。
|
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
|
通過課程的學習,體會禪學要義,掌握禪學精髓;激發生命潛能,修煉身心,開啟智慧之門。
|
《弟子規》與立身之范
|
千字奇文《弟子規》按照儒家倫理道德標準,規定了少兒居家、出外和讀書學習應該遵守的規范,是清代以來童蒙教學的必選之書。學《弟子規》,體會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
《增廣賢文》與處世之道
|
成書于明清時期,以有韻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內容涉及讀書治學、立身處世、命運際遇等,是人生經驗的成功總結,道家色彩十分濃厚。
|
帝王之道
古今偉人的哲學智慧
|
解析帝王之道,明了殺伐決斷之能,識人用人之明,剛柔并濟之賢;以史為鑒,借治國之道審視企業管理、人才任用,使企業立于世界之巔。
|
識人用人寶典
《人物志》
|
將人才學、心理學、倫理學和政治融于一體的《人物志》是我國第一部人才學專著,一部縱橫捭闔的識人相人的寶典,堪稱是識人用人的“書中伯樂”。
|
《周易》智慧與現代管理
|
《易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它是人類知變、應變的大法則和人生為人、謀事的大智慧。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過解讀《易經》,掌握整體變化,陰陽和諧的事物運動規律,提升企業家的宏觀思維能力,增強企業決策的準確性。
|
法家智慧與權制之道
|
傳統法家管理文化對現代管理具有很高的指導作用。通過研讀韓非子等法家思想,把握法家強調制度、與技巧的法、勢、術的管理思想,以強化組織的統御與控制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
《孫子兵法》與商業謀略
|
《孫子兵法》——天下第一奇書,百家兵法之始祖。當《孫子兵法》對應到企業經營時,得天獨厚的超級戰略、決戰經典,成為企業界不可或缺的商戰參謀。
|
儒家的修身與治世之道
|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和精神面貌有很大影響的儒家經典《論語》,被世人譽為“東方圣經”、“工商之本”、“商業圣經”。
|
《道德經》中的
貴族氣質與管理至境
|
道家的精神氣質可以讓我們在忙碌、喧嘩的生活中體會云淡風輕的感覺, 體驗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
《黃帝內經》中的
醫養生與生命密碼
|
《黃帝內經》是國學瑰寶,是我國早、地位高的中醫巨著,是得天道的關于生命與健康的哲學。課程將告訴我們如何效法古代先人合理地養生。
|
曾國藩的管理方略
|
學習曾國藩揣摩人性、收服人心、知人識人、周旋應對、廣結關系、防范奸詐的謀人之法,以及厚積薄發、借力成事、造勢做局、把握時機、危機自救的謀事之道,為企業人事管理、權力運作等汲取智慧源泉。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經典學堂——研讀經典,傳承文化深入研讀經典原本,更貼近地了解國學的原貌,真正把握國學的精髓。時代華商國學智慧研修班經典學堂精選經史子集經典著作,邀請對國學有精深造詣的專家學者,帶領學員研讀經典,體悟古代圣賢智慧。
課程
|
主要內容
|
總論
|
國學概論
|
對“國學”的名稱、內容及主要特征作簡要介紹,同時闡明當今研習古代經典的意義和必要性,交待國學班課程設置理念及預期目標。
|
經部
|
《周易》:
玄妙的天書
|
位于群經之首,相傳為“伏羲、文王、孔子”三圣所作,以神妙的卜筮形式寄寓了無窮的自然人世哲理,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
《詩經》:
樸素的歌聲
|
《詩經》是中國早的詩歌總集,全面生動地反映了周代的社會和生活狀況,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溫柔敦厚”的詩教精神更是影響深遠。
|
《論語》:
仁者的教誨
|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孔子所推重的“仁”與“禮”,深入國人骨髓,成為歷代影響中國觀念之一。
|
《孟子》:
匡世的真言
|
孟子在繼承孔子學說的基礎上又有發揚,主張“性善”,強調“仁政”,并倡言“民貴君輕”,在中國哲學史和政治史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孝經》:
人倫的至理
|
孝為“仁”之本,全書以孔子答問的形式分別論述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階層的孝道,核心為“以孝治天下”,是古人必讀的經典之一。
|
史部
|
《史記》:
史家之絕唱
|
西漢司馬遷所修,創立紀傳體,總括黃帝至漢武帝三千年史事,是中國第一部“正史”。具備“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同時又富于高妙的文采,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戰國策》:
游士之策謀
|
戰國縱橫家書的匯編,是游說之士縱橫各國、出謀劃策的言行輯錄,展現出辭令之美和雄辯風格。
|
《資治通鑒》:帝王之明鏡
|
北宋司馬光主編的知名編年體通史,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者,以為帝王提供治國平天下鑒誡,清人譽為“搜羅宏富,體大思精”。
|
子部
|
《老子》:
南面之道術
|
又名《道德經》,相傳為春秋末老聃所作,道家哲學的奠基之作,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一種超然的古典智慧;同時,道家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是一種為高明的君王南面之術。
|
《莊子》:
齊物與逍遙
|
道家經典,戰國莊周及其后學所作,提出“齊物論”和“逍遙游”,影響深遠。《莊子》之書,思想獨特離奇、文風汪洋恣肆,意象光怪陸離,思想之深刻,堪稱古今獨步。
|
《荀子》:
禮法之宗師
|
荀子先秦儒學的集大成者,雖亦推崇孔子,卻與孟子學說不同,提出“性惡論”,主張禮法兼治、王霸并重,是法家代表韓非、李斯的老師。
|
《韓非子》:
法術之大成
|
將法治、術治、勢治融合為一,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結束百家爭鳴局面,使秦朝實現了統一。
|
《鬼谷子》:
奇變之權謀
|
春秋人,相傳是戰國縱橫家蘇秦、張儀、兵家孫臏、龐涓的老師。書中篇篇研講政治謀略,反對忠信仁義,主張“熒惑諸侯,以非為是”,以獲取政治實利,故有學者斥其為“小人之書”。
|
《六祖壇經》:
中土之佛典
|
佛教禪宗經典,記錄六祖慧能佛說而成,是中國人罕有的被尊為經的佛教著作,類似孔門之《論語》。《壇經》主張“見性成佛”,對佛教影響深遠。
|
集部
|
《楚辭》:
南國之歌吟
|
戰國時期詩歌總集,因其產生于南方楚國,故名“楚辭”。作品以屈原《離騷》有代表性,不僅體裁獨特,而且寄寓了詩人深沉的政治情懷。
|
明清小說:
紛紜之世態
|
小說為明清時期文學的代表樣式,小說之“四大名著”皆出自明清,小說的宏大篇幅和獨特體裁,立體地展現出當時紛紜的世態,具有歷史認識價值。
|
【師資力量】
張國剛:清華大學歷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會長
王曉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廖名春: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專家、“楚天學者”
張其成: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管理哲學教授、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碩士
宮玉振: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專家、博士、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戰略與管理思想研究
曲黎敏: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任劍濤: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有演講魅力的教授之一”
李大華: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宗教研究專家、漢唐史研究專家
楊海文:《中山大學學報》編審、《荀子》、《孟子》研究專家
劉冬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歷史、哲學雙博士后、山東電視臺“新杏壇”主講人
柯小剛:同濟大學哲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貫中西,精通中醫、書畫。
于曉非: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北京大學禪學社首任名譽社長
齊善鴻:南開大學教授、教育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于天罡:吉林大學副教授、吉林炎黃國學書院副院長、吉林省孔子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智慧女性論壇副秘書長
陳兆杰:文化學者、《名家講壇》欄目特聘專家
周 正:知名心理學家、CCTV-12《心理訪談》特邀心理專家、CCTV-新聞《人物新周刊》特邀心理專家
王 博: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傅 杰: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學的意義】
走近古人 感受智慧 涵泳經典 進德修業
何謂國學,“國學者何?一國所自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者,與有國以俱來,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生是國,則通是學,知愛其國,無不知愛其學。”
——摘自知名國粹派理論家鄧實《國學講習記》
今人多謂不知“國學”,然國學乃中華文化之根,實無處不在。含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筑等。
經史子集,儒道墨法……五千年智慧,浩瀚精深!
中華兒女,引以為傲!讓國學之璀璨重現,乃中華之責,亦乃中華之幸!
對個人:提高個人文化素質,辨清人生方向,改善人際關系。
對企業: 稻盛和夫認為,企業家個人的“修煉”、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心性提高”才能使企業真正走向成功并持續長久發展。“提高心性”是企業經營之根本,只有企業經營者提高自身人格修養,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企業的成長之路才能順暢。
對社會: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習國學,溯源,啟智,經世致用,經典傳承!
【增值服務】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旨在傳播中國文化經典,為學員提供一個修身、靜心的學習平臺。
游學考察:
定期組織學員去國學圣地(如孔廟、孟廟、武夷山、白鹿洞書院等)游學考察,交流。費用學員自理。
直系親屬共讀:
每位學員可免費攜帶一名10-20周歲的直系親屬共同參加課程(必須學員本人參加課程時方可攜帶)。20歲(含20歲)以上直系親屬同讀學費優惠1萬。
人文講座:
開設古典文學欣賞、書法藝術、民俗文化、古樂鑒賞、風水等人文講座,提高人文素養。
3年免費復訓:
3年內學員可不限次數的免費復習回爐。
【學習證書】
按教學計劃完成全部課程,可獲得“時代華商國學智慧研修班”結業證書。
【學校簡介】
時代華商教育中心是從事高端工商管理培訓的專業教育培訓部門。中心利用位處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地域優勢,積極整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各名校出色師資資源,致力于高層次管理人才培養,重點擴大非學位繼續教育。中心以“幫助中國中小企業持續成長”為使命,始終堅持以學員為先的辦學理念,為學員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在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每年課量超過500天,帶動了珠三角地區企業家的學習熱潮。學員超過8000人,企業超過3000家。高質量的教學服務、淳樸的校園氛圍、人性化的服務管理在華南地區擁有極好的口碑,學員滿意率達到90%,轉介紹率超過80%,是華南地區有影響力的工商管理培訓中心之一。
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博學MBA同學會成立于2006年,是中山大學校友總會的直屬機構,由時代華商教育中心的各班級就讀或在讀的學員自發組織成立的非贏利性團體,是會員自治管理組織。以同學會,校友會,商會“三會一體”的同學會。
本文來源于: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 http://www.thelilydrone.com/member/zsdx.html
標簽: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國學研修班 中山大學國學培訓班 廣州高級研修培訓